孫屹:房企數字化轉型
7月6日,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第12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在武漢召開。金地科技公司總經理孫屹在此次峰會上表示,數字化是大的產業革命,要做數字化的房地產企業,在前期需要經歷很多艱難險阻。房地產在整個產業鏈當中的決策和定位一目了然,每個階段都需要進行數字化,咨詢方、設計方、施工方、物品供應商等都是如此,但需要基于最終結果來進行數字化。
“房地產企業無論采取數字化還是智能化,最重要回到最終的使命,在數字化和自動化的過程中怎么提高效率、降本增效。”孫屹表示,房地產科技創新最終服務的對象是客戶而非公司。因為業主是住宅的消費者和使用者,企業做的事情都是給予更好居住空間的體驗,而不是在單純做數字化平臺,或者解決技術問題。“應該回到最本真的訴求,要找對客戶,做對產品,拿對土地,最核心的訴求還是要把人服務好。”
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,應該怎樣去做?孫屹指出,數字化最核心是標準化,做數字要解決幾個問題:一是,全流程的數據工程,數據怎么貫通就是標準化,標準化后的數據才可以貫通。二是,標準化后才會帶來大規模的數字,才談得上產業化。“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是個體的話就沒有必要做數字,這個行業做完以后,沒有東西進來,就沒有辦法做數字化,這個項目做完就結束了。正是因為有標準的訴求,所以我們產生大規模的工業的復制需求。”
那么標準化從哪里開始?孫屹認為,一定要找到切入點,所有的東西拆解到一定的科技度,將來都是標準化的。但是不能拆得太細,拆得太細行業和產業和IT技術就變成兩個領域了,就不能很好地表現產業化和技術互相之間的互通。
如何通過數字化給產業賦能?孫屹說,數字化可以降成本提高效率、提高質量安全標準,實現綠色指標,即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的目標。數字化對生產施工的影響較大,幾乎每個指標都會在這個階段通過數字化減少成本,提高質量。數字化進程中,核心要把數據中臺做好,才可以驅動整個產業鏈的變化。要有產品數據的封裝邏輯,如何把人體工程學的設計,形成空間組合,如何使數據精細化,把數據進行分裝和組合。有了標準化的構建,可以通過各種排列組合建成各種預制模式,通過工業化的方式把這些零部件進行組裝,形成單元,然后再到戶型,戶型標準層,包括形成住宅。這里面有大量基于人體工程學對數據進行規整,對接精裝,最后實現整體數字化的交付。
孫屹表示,有了底層的基本數據分裝之后,可以在項目的全流程實現。因為現在的CIM(城市信息模型)已經變成共識,在做拿地決策時,可以做虛擬的數字平臺,在項目還沒有真正進入現場之前,在數字化的平臺上做模擬,把決策前置,提高效率,包括外立面的規劃設計,以及內部裝修。三維的數字化最大的好處是事物沒有存在之前,可以在虛擬的環境當中看到真實場景,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出來。
本文來源:責任編輯:李雷
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如若轉載,請 戳這里 聯系我們!
本網站轉載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投資有風險,入市須謹慎!
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郵箱:info@qbjrxs.com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