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載中 ...
首頁 > 財經 > 資訊 > 正文

信托違約超1500億、銀行理財千只破凈,還有什么產品能買?| 財富底倉第一話

中國財經界·www.zqcdy.com 2022-06-14 11:14:58本文提供方:網友投稿原文來源:

廠長的話6月份,上海終于按下重啟鍵,爆滿的理發店,排隊的燒烤攤,車水馬龍的街道,讓這個城市重拾了煙火氣。4月底以來,股市也是紅紅火火,帶來了一些暖意。不過,在這個2022年,我們仍然

 廠長的話

6月份,上海終于按下重啟鍵,爆滿的理發店,排隊的燒烤攤,車水馬龍的街道,讓這個城市重拾了煙火氣。4月底以來,股市也是紅紅火火,帶來了一些暖意。不過,在這個2022年,我們仍然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,大國之間的利益摩擦,俄烏沖突的影響外溢,美聯儲加息的步伐,全球供應鏈的短缺,奧密克戎的襲擾等,全球經濟復蘇之路依然迷霧重重。

各類資產也是陰晴不定。股市波動劇烈,分化大;國內債市依然堅挺,但大洋彼岸接連上演股債雙殺;CTA經歷一季度的璀璨奪目后也略顯黯淡。不少投資人想在這疾風驟雨中尋找避風港,卻發現收益穩健,并且能跑贏通脹的產品可以說是鳳毛麟角。

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劇烈,國內資管市場同樣也是翻天覆地,不再是一招鮮,吃遍天的世界了,單一資產配置很難滿足我們百萬、千萬乃至上億資產的理財需求,這時候,配置一個多資產多策略的底倉,作為我們財富的壓艙石至關重要。接下來,我們會用包含6節系列課程的財富底倉專欄,來和大家討論下什么是財富底倉,為什么要配置財富底倉等,希望可以幫大家在未來的投資道路上,行駛得更平穩、扎實一些。

財富底倉的作用

這兩年資產的此起彼伏中,廠長經??吹?,一些投資人兩頭跑,兩頭挨打,卻一塊肉也沒吃上,這是很讓人憂傷的事情。

這時候,很多專業的金融人士會和我們講,你要沉得住氣,不要去盲目追漲殺跌。

然而從廠長自己投資經歷感受來說,其實這也不完全是投資人的錯,當你的資產劇烈波動,幾個月縮水10%,甚至20%、30%時,很難做到不動如山。

廠長一直講一個觀點,拿得住的收益才是真的,像權益類基金和CTA這種資產,難免波動劇烈,如果我們過于重倉,情緒難免會受到影響,陷入追漲殺跌的怪圈。

所以投資中,做好一個財富底倉,平緩資產波動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這樣的財富底倉,一來可以獲得不俗的收益,幫我們抵抗通脹;二來波動相對可控、長期收益相對穩健。

比如經典的股債55搭配,一般來說可以作為財富底倉的資產之一。

我們先來通過股票和債券年度收益和長期收益的對比,來認識一下這樣的財富底倉的作用。

2016年到今年一季度,投資滬深300、中證500、中證綜合債,以及采取股債55搭配(滬深300和中證500各25%,中證綜合債50%)的方式進行投資,年度收益和累計收益如下:

640.png

數據來源:同花順iFind,截至2022.3.31

可以看到,雖然債券年度收益從沒有超過10%,但可貴的是每年都拿到了正收益,長期累積下來,收益達到26.53%,遠超滬深300和中證500。

而采取股債55搭配的方式,不僅最大年度虧損降低到10.55%,累計收益也有16.55%,高于兩個股市指數。

從歷史來看,股票類資產有著更高的收益上限,長期收益很給力,但如果我們倉位過高,也會導致回撤過大,有時可能扛不住,割在地板上。

如果我們在投資中,加入一些穩定性更高的債類資產,每年做好平衡,那持有體驗大幅提升,同時長期收益也不會差太多。

有這樣一個財富底倉在,我們整體的資產穩定性也會有所提高。

穩健資產越來越難找了

以前,很多人選擇帶有保本性質的非標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等作為底倉。

特別是曾經的非標信托,收益率較高,的確很符合財富底倉的特征。2013年、2014年信托開始火的時候,買個10%到12%的信托產品還是很容易的,在2018年資管新規前夕,8%到10%的信托產品也并非鳳毛麟角。

但根據用益信托的數據,2021年,集合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僅為6.85%,下滑明顯。而且隨著信托的轉型,出現了某信信托、某川信托爆雷等多起風險事件。

根據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院的數據,2021年,信托違約金額達到1500億,其中房地產違約風險項目涉及金額約917億元,占比61.1%。

信托尚且如此,其他非標資產更讓人心驚膽戰。非標聚集地金交所,在2021年也是多次遭遇監管“重錘”。

這也是為什么多家財富管理機構推進非標轉標,深度轉型的原因之一。收益率下降,剛兌打破,風險事件頻發,非標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,他們需要為投資人找到風報比更高的資產。

相比之下,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要高一些,但同樣出現過大規模“破凈潮”。

據Wind統計,2022年一季度,存量近3萬只理財產品中,有超過1000只跌破凈值。

進入凈值化時代,銀行理財也并非穩賺不賠,投資者同樣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,挑選合適的產品。

目標策略,多資產搭配

今年,股市表現糟糕,隔三差五來次暴擊。這種情況下,很多人開始尋找穩健資產,對沖風險。然而,放眼望去,能抵抗通脹,穩定性高的穩健資產可太少了,那對于投資人來說,到底給怎么辦呢?

廠長認為,比較合適的辦法,就是選取多策略產品,將多種資產進行搭配。

前面我們看到,股債搭配,相對來說可以很好的降低波動、獲得長期穩健收益。而再進一步,加上CTA等資產,還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。

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曾經在其研究報告——《Managed Futures: PortfolioDiversification Opportunities》中做的資產組合模擬,很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下:

在原始的60%股票+40%債券組合中加入CTA基金,形成的新組合(40%股票+20%債券+40%CTA)。結果,新組合的收益率高于原始組合,并且波動性大幅低于原始組合。

而耶魯基金也在實踐中證明了多資產配置的價值,耶魯大學去年曾發布公告稱,2021財年該校捐贈基金資產規模從上一財年的312億美元擴大至了423億美元,扣除費用后的投資回報率為40.2%,投資收益達到121億美元。

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10年里,耶魯捐贈基金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2.4%。

而耶魯基金的思路就是多元化,包含機動套利資金、股票、固定收益類、大宗商品、股權和房地產等等。

國內同樣也有很多多策略產品,有多個套利策略結合的,有CTA+指增的,也有套利、CTA和指增結合的。

而讓廠長印象比較深刻的產品之一,是歌斐的目標策略系列產品。

這個系列產品有兩個特點,第一是覆蓋面非常廣,有7大類策略,近20個子策略。包含主觀、量化、宏觀對沖、CTA、債券等,各個細分策略都有專人研究跟蹤。同時,在中性、套利等策略的產品上也有持續投入。

我們平常見到的,可能是CTA+指增的居多,這兩個策略都是進攻性比較強的,廠長是偏向于把它定位為我們資產組合中的矛。

而這個目標策略系列產品,更多元化的組合,抵抗通脹的同時,理論上可以有更加相對可控的波動,力爭帶來更加相對穩健的長期收益,是比較適合作為財富底倉的。我們可以以這個為基礎,再去做一些增強等。

第二個特點,是產品結構比較特別,結合了FOF(基金中的基金)和MOM(篩選基金管理人)。

FOF的優勢是可選的樣本多;MOM的優勢,是基金管理者可以更好把控產品整體的投資策略,底倉透明。

目標策略產品將兩者的優點進行結合。

此外,歌斐的目標策略的產品線也很齊全,有穩健、平衡、積極三種策略產品可以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。相對保守的,求穩的,激進一些的,大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富底倉。

當然,最后要提醒一下的是,多策略,并不意味著保本保收益,而是通過多策略搭配,多資產動態調整,更加符合我們追求資產穩健增值的需求,更加適合作為財富底倉。

本文來源:責任編輯:孫姍姍
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。如若轉載,請 戳這里 聯系我們!

本網站轉載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投資有風險,入市須謹慎!

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郵箱:info@qbjrxs.com!

{"error":401,"message":"site error"}http://www.zqcdy.com/news/2022/0614/94269.html
国产黄色A片